
ACS Catalysis:杂多酸的酸性/氧化性协同作用促进 ...
第一作者:李宗航通讯作者:王晓红、衣小虎、刘春光、Anna Katharina Beine通讯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北华大学、马普所化学能量转化所论文DOI:10.1021/acsca ...
第一作者:李宗航通讯作者:王晓红、衣小虎、刘春光、Anna Katharina Beine通讯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北华大学、马普所化学能量转化所论文DOI:10.1021/acsca ...
近年来,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因其在医药、材料科学和精细化学等领域的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甲酰化杂环作为制备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中间体也成为一类重要的合成目标。尽管传统的甲酰化方法包括Vilsmeier-Ha ...
钴(Co)基单原子催化剂是析氧反应(OER)的可能候选催化剂,但在有限的优化空间中,仅使用Co金属位点进一步提高性能仍具有挑战性。基于此,北京理工大学李煜璟研究员和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共同通讯作者 ...
探索在酸性介质中具有高活性析氧反应(OER)的耐用电催化剂,对于通过聚合物电解质膜电解槽生产H2至关重要,但其仍具有紧迫的挑战性。基于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忠帅研究员和肖建平研究员(共同通讯作 ...
含氮杂芳环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有机材料及配体中,通过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团化的方式对氮杂芳环进行后期修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化学家Minisci等人利用热裂解的方法原位产 ...
调节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以有效的提高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内在活性,但实现精确调控仍具有挑战性。基于此,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教授和陈立宇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协同近远程调控”策略,以有效 ...
设计和开发用于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可见光响应材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且有前景的方法。基于此,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和范金辰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闵宇霖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原位水热生长策略, ...
大环类的天然产物现已成为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环状骨架,3D构象受限,适当的刚性和柔性等特点,大环化策略在药物设计中备受青睐。然而,受自然界生物合成途径的制约,天然的大环化 ...
工业规模的化石能源消耗导致过量CO2排放,从而加剧了大气中CO2水平迅速上升和全球变暖。为此,开发高效的人工光合技术高效合成多碳产物对于实现“人工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光合技术相当复杂,通常 ...
环境中的硝酸盐(NO3-)浓度的不断增加已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NO3-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农业肥料的排放和化工废水的排放。因此,将NO3-转化为无害产物(氮气,N2)或高附加值产物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