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黄培强课题组:镍催化N-酰基吡咯型酰胺在温和条件下直 ...
厦门大学黄培强课题组采用双-(1,5-环辛二烯)镍/2,2’-联吡啶(5 mol%)催化体系实现了N-(烷基和{attr}3121{/attr})酰基吡咯型{attr}3102{/attr}与伯、仲醇 ...
厦门大学黄培强课题组采用双-(1,5-环辛二烯)镍/2,2’-联吡啶(5 mol%)催化体系实现了N-(烷基和{attr}3121{/attr})酰基吡咯型{attr}3102{/attr}与伯、仲醇 ...
多取代烯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分子及各种合成材料中,同时它们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以被用来合成其他官能团。所以,发展温和高效同时能够立体选择性地合成烯烃的新方法一直是有机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 ...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Vinylogous Mannich反应(简称“AVMRs”)可以高效地合成光学纯的氨基化衍生物。然而,由于该类底物的γ位酸性较弱,去质子化较为困难,导致AVMRs研究 ...
▲第一作者:詹益周;通讯作者:舒伟 通讯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利用太阳光激发半导体光催化剂产生具有还原性的光生电子和氧化性的光生空穴,在界面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应用于水裂解产氢产氧、CO2 还原、N2 的固定化和常见环境中 ...
外消旋环氧烷烃的催化动力学拆分和内消旋环氧烷烃的去对称开环是有机化学中合成手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如果将这种合成策略用于取代环氧烷烃参与的对映选择性开环共聚,则可获得主链手性的光学活性高分子新 ...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孙予罕教授课题组联合培养研究生邓宇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sp3)–H {attr}2129{/ ...
烯烃的亲核钯化是过渡金属催化转化中重要的基本反应步骤。由于在反应中可以至少形成一个立体中心,因此在近些年发展催化不对称版本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cheme 1a)。相应的,炔烃亲核钯化后形成的非手性烯基 ...
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 鉴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开发新型高效的合成策略高效构建结构多样性的含氮杂环一直是合成化学家追求的目标[1]. ...
一氧化碳的羰基化反应为合成各种含羰基的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原子经济性的策略。由于该反应在制备化学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发展更环保、更稳定的催化剂体系以及高化学、区域和选择性的羰基化反应。在众多羰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