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产率的计算
有机化学反应中,理论产量是指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数量,即原料全部转化成产物,同时在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没有损失的产物的数量。
产量(实际产量)是指实验中实际分离获得的纯粹的数量。
产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纯粹产物的质量和计算的理论产量的比值,
用10g环己醇和催化量的硫酸一起加热时,得到6g环己烯,试计算它的产率? 根据化学反应式:1mol环己醇生成1mol环己烯,今用10g即(10/100)mol=0.1mol环己醇,理论上得0.1mol环己烯,理论产量为82g•mol-1×0.1mol=8.2g,但实际产量为6g,所以产率为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产率通常不可能达到理论值,这是由于以下一些因素影响所致: 可逆反应。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反应建立了平衡,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产物。 有机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在发生主要反应的同时,一部分原料消耗在副反应中。 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所引起的损失。 为了提高产率,常常增加其中某一反应物的用量。究竟选择哪一个物料过量要根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反应的特点,各物料的相对价格,在反应后是否易于除去,以及对减少副反应是否有利等因素来决定的。下面是在这种情况来计算产率的一个实例。 用6.1g苯甲酸,17.5mL乙醇和2mL浓硫酸一起回流,制得苯甲酸乙酯6g。这里,浓硫酸是该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料的物质的量之比很容易看出乙醇是过量的,故理论产量应根据苯甲酸来计算。0.05mol苯甲酸理论上产生0.05mol即(0.05×150)mol=7.5g苯甲酸乙酯。产率为 摘自 《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