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冯立纲课题组:功函数诱导内置电场助力Ir/MoSe2高效催化PEM水电解

DOI:10.1016/S1872-2067(25)64685-7



前言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冯立纲教授团队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通过理论导向设计,成功构建了Ir/MoSe2@MCS双功能催化剂,通过功函数差异自发诱导内置电场,显著提升了催化性能。论文第一作者为张冰洁,通讯作者为冯立纲教授。



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PEM电解水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成为绿色制氢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电解槽需分别使用Ir基和Pt基催化剂,成本高昂且工艺复杂。开发兼具高效OER和HER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但其性能提升仍面临巨大挑战。



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通过功函数差异诱导的内置电场效应(ΔՓ = 0.13 eV),创新性地开发了具有双功能催化活性的Ir/MoSe2@MCS催化剂。基于Ir与MoSe2之间的功函数差异,该催化剂在界面自发形成内置电场,有效调控了电子结构,显著提升了催化活性。在酸性条件下,Ir/MoSe2@MCS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252 mV@10 mA cm-2)和HER性能(28 mV@10 mA cm-2),其质量活性较商用Ir/C提升了10倍以上。该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PEM电解槽在1.87 V的低电压下即可实现2 A cm-2的高电流密度,并稳定运行30小时以上,整体性能显著超越传统的Pt/C||IrO2体系。



主要研究结果

1


1. Ir/MoSe2界面内置电场形成机制。

要点:

DFT计算揭示了Ir与MoSe2界面因功函数差异(ΔՓ=0.13 eV)引发的自发电荷转移现象。通过平面平均电势分析可见,电子从Ir纳米颗粒向MoSe2载体定向迁移,形成空间电荷区并建立内置电场。差分电荷密度图谱中,界面处Ir原子周围呈现显著的电子耗尽(黄色区域),而MoSe2表面出现电子富集(蓝色区域),这种非对称电荷分布直接调控了Ir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使其d带中心下移0.06 eV,减弱了含氧中间体的吸附强度,为后续双功能催化奠定电子结构基础。


2


2. 酸性环境中OER/HER电催化性能突破

要点:

0.5 M H2SO4电解液中,Ir/MoSe2@MCS展现出优异的双功能活性。OER过程中仅需252 mV过电位即可驱动10 mA cm-2电流密度,比商业IrO2催化剂(340 mV)低88 mV;HER性能更是超越基准Pt/C,在28 mV超低过电位下达到相同电流,其Tafel斜率(30 mV dec-1)揭示反应遵循Volmer-Tafel机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基于Ir质量计算时,该催化剂的OER质量活性高达124.41 A g-1Ir,是传统Ir/C的10.6倍,这种"少铱高效"的特性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


3


3. 稳定性分析与PEM电解槽的工业级运行

要点:

长期测试后的Mapping显示Ir、Mo、Se元素仍保持均匀分布,无团聚现象,XPS分析证实Ir的氧化态(Ir4+/Ir0)与初始值基本一致,Mo 3d结合能维持稳定,表明催化剂在强酸条件下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将Ir/MoSe2@MCS同时作为阴阳极组装的PEM电解槽,在25℃条件下展现出卓越的工业化潜力。1.87 V槽电压即可实现2 A cm-2的高电流密度,远低于商用Pt/C||IrO2体系。持续3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在1.65 V恒定电压下电流密度衰减可忽略不计。这种稳定性源自MoSe2载体对Ir的电子锚定效应以及碳的支撑作用。


7


4. 理论计算揭示电子调控本质

要点:

通过构建Ir/MoSe2界面模型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内置电场诱导的电子重排使Ir活性位点呈现缺电子态,这直接改变了决速步的能垒分布:OER过程中,IrO2/MoSe2界面将*O→OOH决速步骤的吉布斯自由能为1.65 eV;HER方面,Ir位点的氢吸附自由能(ΔGH),几乎满足理想催化剂的零吸附能要求。晶体轨道哈密顿布居(COHP)分析进一步显示,Ir-O键的反键轨道填充增加,导致中间体吸附能减弱,这种电子"双向优化"机制是同时提升OER/HER活性的关键。



催化机理阐释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完整揭示了功函数诱导内置电场在双功能催化中的核心作用。在XPS分析中发现,MoSe2OER过程中会发生优先氧化形成Mo保护层,这种"牺牲保护"机制有效抑制了Ir活性位点的过度氧化,使其Ir4+含量稳定在65.98%。同时,界面电荷转移促使Ir的d带中心下移,这一电子结构调整被DFT模拟证实可显著优化中间体吸附强度。OER过程中,Ir会被氧化为IrO2(活性物质),IrO2/MoSe2界面的*O→OOH决速步能垒明显比纯IrO2低;对于HER,Ir位点的ΔGH近乎理想值0 eV。这种双功能协同机制在分子尺度展现为:OER时MoSe2通过电子补给防止Ir活性位点失活,HER时内置电场加速质子耦合电子转移,二者共同实现了"1+1>2"的催化效应。



全文小结



1. 功函数差异驱动:理论设计Ir/MoSe2@MCS催化剂,实现功函数差异驱动的内置电场效应。显著优化电子转移路径,解决传统催化剂电子传导滞后问题。

2. 双功能高效催化:在酸性介质中同时实现超低过电位(HER: 28 mV、OER: 252 mV@10 mA cm-2),远超商用Pt/C和IrO2

3. 低载量高稳定:Ir载量仅0.23 mg cm-2,PEM电解槽在1 A cm-2下稳定运行超30小时,突破工业应用瓶颈。

4. 该策略可拓展至其他贵金属-载体体系,助力绿色氢能规模化应用。


有机定制合成网 » 冯立纲课题组:功函数诱导内置电场助力Ir/MoSe2高效催化PEM水电解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cache
Processed in 0.01474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