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上的位置,除了分子的极性外,也得考虑TLC的性质,是硅胶、氧化铝或树脂,因为不同的TLC与分子的作用是不同的,硅胶上有很多羟基,你的物质是通过与硅胶形成氢键-洗脫-再形成氢键这样在板上移动的,这时极性大的物质与硅胶作用强,体现在TLC上就是位置靠下。但对某些树脂,是通过疏水作用与你的分子作用的,极性大的树脂对其吸附作用反而小,体现在TLC上是位置靠上。 另外,还得考虑一个展开剂的性质,如果是两个物质极性相差较小,不同的展开剂(极性及其它性质),即使在同一种TLC上,展开后的位置也会有变化。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两个分子用硅胶板在不同的展开条件下,展开后其前后位置竟颠倒了。如果分子的极性相差很大,比如一个是盐,一个是中性分子,那只要在同一种TLC上,比如硅胶,展开后总是盐在后(一般在原点不动),中性分子在前。但如果极性相差不大,那各种影响因素都得考虑。 展开剂的极性,在硅胶板上,极性大的展开剂会把同一种物质推得更靠前。甲醇的极性比乙腈大,但前面已说过,展开过程非常复杂,这并不是唯一的考虑。 通常情况是这样,但也有例外,如说到:‘比如一个是盐,一个是中性分子,那只要在同一种TLC上,比如硅胶,展开后总是盐在后(一般在原点不动)’,我做过个杂环芳胺,其盐酸盐和游离胺在同一种TLC上的Rf值是一样的,可能是特例,基本同意。 TLC时大家总喜欢谈极性的问题,我从不考虑谁的极性大谁的极性小,我只看谁跑在上面谁跑在下面!过柱子时Rf值大的先出来,Rf值小的后出来!管它极性大小! 一般是对同一个样品,展开剂的极性越大,被展开的物质爬的越快。 硅胶板一般属于正相系统,固定相极性大,展开剂极性小,所以被分离物质在传统的硅胶TLC中,跑的快的是极性较小的,跑的慢的是极性较大的 不管是TLC还是HPLC,物质跑的快慢都与物质本身及流动相的极性相关,物质的极性与流动相的极性越接近,越跑的快。 两者极性相近结构形似,选展开剂时这两个物质总是离得很近,则要减少极性,爬到头后,吹干,继续爬板。重复几次就能分开. 大家谈谈平时TCL时的经验,虽说爬板分离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却有很多注意的地方: 点样时浓度要调节适当,点样时样品点不要过大,展开剂的液面不要没过点的样; 点样大小,浓度要把握好,有是需要的话,可以点2个点; 点样的高度,一般选择1cm左右; 点板时要选择合适的展开剂,RF选择在0.4-0.5左右(个人意见),如果是两个点或多个点时,RF2-RF1>0.1左右; 展开剂最好是现配,不要搁置太久。
TLC点板,乙酸乙酯/石油醚与二氯甲烷/石油醚两种展开剂化合物极性反转了
相关推荐
- Science | 线粒体限制叶酸获取以实现胞内病原体抵御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AM: 两步法构建高度有序PtCo燃料电池 ...
- Angew. Chem.:超稳定的Cu-Zr/Hf异双金属M ...
- Biomacromolecules | 寡聚脯氨酸链长依赖的 ...
- 张黎明/曹克诚/李晔飞课题组Nat. Commun:纳米限域 ...
- 山西大学杨恒权&河大张晓明JACS:Pickering乳液界 ...
- Chem. Eur. J. :共价有机框架在光催化双氧水合成 ...
- 乔世璋院士团队 ACS Catal.: 晶格应变调控界面水结 ...
- 亚单层钌修饰钯的电催化析氢及醇氧化研究
- J. Am. Chem. Soc. | 靶向蛋白S-亚硝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