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PNAS | 通过代谢调控糖基化形式来建立聚糖依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分享一篇发表在 PNAS 上的文章,标题为“Metabolic control of glycosylation forms for establishing glycan-dependent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通讯作者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 Benjamin A. Garcia 教授和复旦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的谢一轩研究员,Benjamin A. Garcia 教授主要从事蛋白和核酸修饰与表观遗传等相关质谱的测定及工具开发,谢一轩课题组聚焦于 RNA 糖基化及糖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组学的测定与分析。


1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在人类蛋白质组方面已揭示了超过 90% 的人类蛋白质组,下一个挑战在于对每种已鉴定蛋白质及其蛋白质形式的功能进行表征。鉴于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并非孤立运作,研究蛋白质功能的一个关键方面是通过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质谱(MS)一直是高通量鉴定 PPIs 方法中的关键技术。常用于结合 MS 研究 PPIs 的方法包括亲和纯化、邻近标记和交联等每种方法在检测 PPIs 方面都有其最佳应用场景。尽管所有基于 MS 的 PPIs 及其变化的映射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但几乎所有方法的一个重大挑战是解析由蛋白质修饰引起的改变。大多数蛋白质会经历共翻译或翻译后修饰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形式,并强烈影响母体蛋白质的功能或活性。这些蛋白质修饰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维度,而在构建 PPIs 网络时,不可避免地会忽略修饰的影响。

这种复杂性的一个关键例子是糖基化,糖基化蛋白质是被称为糖萼的高度交互性细胞外层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基化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糖萼的生物学功能。由于糖基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涉及膜蛋白的 PPIs 面临很大挑战。因此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称为聚糖依赖性亲和纯化结合质谱(GAP-MS)的方法,该方法专门用于表征不同糖基化条件下糖蛋白 PPIs 的变化,提供了关于特定聚糖类型如何塑造相互作用模式的独特见解。

2

图 1. GAP-MS 原理图



GAP-MS 技术是对培养细胞中糖链的代谢调控(使用称为糖链修饰剂的小分子)与亲和纯化后进行质谱分析的流程相结合(图 1)。作者选用了岩藻糖(Fucose)、3-氟代唾液酸(3-F-Sia)和 α-甘露糖苷酶I抑制剂(Kif)等糖链修饰剂对培养细胞中的糖链进行代谢调控(图 1B),在岩藻糖基化缺陷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 HCT116 发现了唾液酸化(S)、未修饰(Undec 或 Und)、岩藻糖基化(F)、唾液酸岩藻糖基化(FS)和高甘露糖基化(HM)五种主要的糖链表型(图 1C),每种表型均以特定糖链形式的显著增加为特征。因此作者进一步推测这种控制糖链表型的体系可以与亲和纯化-质谱联用(AP-MS)以鉴定由于糖链形式改变而导致的 PPIs 的变化,理论上适用于任何可以在 HCT116 细胞中外源表达的目标糖蛋白(图 1A)。作者进一步选择了四种诱饵糖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 BS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D44 和氨基酸转运蛋白重链 SLC3A2 四种(图 1E),通过 GAP-MS 发现 156 种高置信度相互作用,其中近 45% 是新发现的,展示了 GAP-MS 在监测糖蛋白相互作用方面的灵敏度,并且大多数相互作用(156 种中的 131 种)参与构建了糖链依赖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组(GDPI)。


3

图 2. 糖组学和糖蛋白质组学监测了用不同修饰剂处理 HCT116 细胞后的糖型。



为验证糖链修饰剂是否能够改变糖型,作者对五种条件下培养的 N-糖链进行糖组分析。通过对 PNGase F 释放所提取到细胞膜 N-糖链,并对 N-糖链进行图谱分析(图 2A)。作者发现天然 HCT116 细胞完全缺乏岩藻糖基化,且以唾液酸化糖链(S 型)为主。同时,岩藻糖处理后的细胞产生了唾液酸岩藻糖基化糖链(SF型),而 3-F-Sia 和岩藻糖联合处理则使糖链转化为岩藻糖基化糖链(F 型),仅用 3-F-Sia 处理可产生超过 55% 未修饰糖链(无唾液酸或岩藻糖,Undec 型),高甘露糖基化糖链的相对丰度存在变化,这归因于糖链离子化效率的差异。最后,甘露糖苷酶抑制剂处理后的细胞中超过 95% 为高甘露糖基化糖链(HM 型),突出了 HCT116 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的独特糖链特征(图 2B)。作者进一步以 CD44、BSG、EGFR 和 SLC3A2 糖蛋白为诱饵,启动了对糖链依赖性 PPIs 的鉴定工作。为了确认过表达的诱饵蛋白上的糖链能够被糖链修饰剂充分调控,作者阐明了这四种蛋白在稳定表达诱饵蛋白的细胞系中的位点特异性糖肽信息(图 2C),在五种条件下主要产生了具有不同 N-糖型的诱饵糖蛋白并于上述结果一致,证明了 GAP-MS 的稳健性。


4

图 3. GAP-MS 中糖链依赖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组(GDPI)



随后作者采用数据独立采集(DIA)蛋白组学工作流程,鉴定并定量与诱饵蛋白共纯化的蛋白,从 4 种诱饵蛋白的 GAP-MS 分析中鉴定出 85 种相互作用蛋白和 156 种相互作用关系(图 3A),并在其中发现 66 种相互作用在 STRING 或 BioGRID 数据库中未被记录,因此被认为是通过 GAP-MS 平台新鉴定出的。作者统计了来自四种诱饵蛋白的富集糖蛋白数量,发现有 26 种蛋白是糖基化的,涵盖了 53 种相互作用。并且不同捕获蛋白的相互作用边中发现 85 种蛋白中有 47 种(>55%)具有不止一种相互作用以及 26 种糖蛋白中近 60%(15 种)被不止一种诱饵蛋白富集,展示了细胞膜糖萼的整合性和复杂性。作者进一步对网络中的蛋白进行了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对于生物过程,分析显示与运输、定位、细胞黏附及其他细胞过程相关的类别显著过表达。分子功能分析确定了高度富集的类别,如转运活性、催化活性和各种结合功能——这些特征与细胞表面环境的动态和互动特性紧密吻合(图 3B,3C)。理论上,在每种糖链表型下,总网络中的 156 种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a) 被糖链主要形式增强的相互作用;b) 在该类型中受阻的相互作用;c) 未受强烈影响的相互作用。基于平均 TopS 分数,作者为所有糖链表型生成了 5 个增强子网络(包含 TopS 分数 > 20 的相互作用)和 5 个抑制子网络(包含 TopS 分数 < -20 的相互作用)(图 3D-3M)。


7

图 4. GAP-MS 数据显示不同糖链表型对相互作用对的影响各异




为揭示当前数据集中可能存在的共现聚糖依赖性模式,作者对所有 5 种条件下 156 种相互作用的平均 TopS 分数进行了 k-means 聚类分析。如图 4A 所示,根据不同聚糖表型对相互作用的影响方式,总网络中的所有相互作用被一致划分为 6 个簇。每个簇中的相互作用示例分别展示在图 4B 以及每个簇的总结则在图 4C 的表格中列出。其中,簇 1、簇 2 和簇 3 分别包含在特定糖链表型下(簇 1 为高甘露糖型,簇 2 为岩藻糖型,簇 3 为未修饰型)被显著增强的相互作用,而在其他类型中则要么受到适度抑制,要么未受到显著影响。在簇 4 中,相互作用通常不会受到任何表型的显著影响;总体模式表明,它们大多在高甘露糖型和未修饰型中受到抑制,而在唾液酸型和唾液酸岩藻糖型中则大多被增强。簇 5 包含两个不同的模块:相互作用在高甘露糖型、未修饰型和岩藻糖型中受到抑制,但在存在唾液酸的情况下(即唾液酸型和唾液酸岩藻糖型)则显著增强。簇 6 仅有 5 种相互作用,它们在高甘露糖型中受到显著抑制,但在未修饰型中则明显增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高度的互作性,这导致某些被捕获蛋白会被多种诱饵蛋白捕获。有趣的是,同一种被捕获蛋白与不同诱饵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总是落入同一个聚类中。糖蛋白对糖链变化的响应方式不一定相同。在每种糖链表型下,不同诱饵蛋白的增强或抑制子网络中的相互作用对分布各不相同(图 4D)。

总而言之,作者开发了一种名为聚糖依赖性亲和纯化结合质谱分析(GAP-MS)的方法,专门用于表征在不同糖基化条件下糖蛋白 PPIs 的变化。GAP-MS 整合了利用小分子糖链修饰剂对培养细胞中糖型的代谢调控,并结合亲和纯化及质谱分析(AP-MS)。GAP-MS 被应用于表征并比较四种诱饵糖蛋白(BSG、CD44、EGFR 和 SLC3A2)在五种不同糖基化状态下相互作用网络,该分析鉴定了包含 156 种相互作用的网络,其中 131 种被确定为糖链依赖性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与常用的糖基化位点突变方法结合 AP-MS 相比,BSG 的 GAP-MS 分析提供了有关糖基化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同信息,强调了 GAP-MS 的独特优势,较现有方法提供了独特见解。此外,本文为这四种糖蛋白生成的糖链依赖相互作用网络,为指导未来针对本研究中讨论的糖蛋白的功能调查和治疗开发提供了宝贵资源。

————————

文章作者:CW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422936122



有机定制合成网 » PNAS | 通过代谢调控糖基化形式来建立聚糖依赖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cache
Processed in 0.01231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