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题目为“Probiotic–Drug Conjugates Achieve Synchronized Site-Specific Probiotic Colonization and On-Demand Drug Release against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ts Complication”,通讯作者是来自沈阳药科大学高慧媛教授、孙进教授、孙孟驰教授,他们分别研究中药活性物质、纳米药物和药物递送系统。这篇文章中作者开发了可触发的益生菌-药物偶联物,可以同步实现位点特异性定植和药物释放,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但是,当前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策略受到药物释放不受控、非特异性药物分布等局限,导致临床结果不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是口服工程化的益生菌,在益生菌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有效维持益生菌在胃肠道条件下的活性和黏附,调节肠道菌群并竞争性抑制病原菌。但是现有的表面修饰益生菌的选择性定植能力差,且对其他药物的同步递送能力有限。
本文开发了可触发的益生菌-药物偶联物,可以同步实现位点特异性定植和药物释放,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并发症。首先,用单宁酸-Fe(III) 原位封装益生菌形成粘附性内层,单宁酸可以和肠道内皮形成氢键、π-π相互作用等促进定植,从而调节肠道菌群竞争性抑制病原菌,然后用ROS响应性硫醚桥磷脂-紫檀芪形成外涂层,口服给药后,这些封层在胃肠道恶劣环境下保护益生菌活性,而病灶处高水平ROS可以触发硫醚裂解,释放紫檀芪,表现出抗炎活性,有效改善病灶的炎症微环境,并显示出和益生菌协同的治疗效果。

在溃疡性结肠炎和相关并发症小鼠模型中,这种益生菌-药物偶联物显示出显著的治疗和预防功效。

总之,本文发展了一种可触发的益生菌-药物偶联物,可以同步实现位点特异性定植和药物释放,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并发症。
本文作者:WYJ
责任编辑:LYC
DOI:10.1021/jacs.5c08094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5c0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