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南航宣益民教授AFM:光致变色效应协同空位工程提升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

第一作者: 张龙祯

作者: 宣益民

讯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DOI 10.1002/adfm.202514966





全文速览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CO升高,已成全球面临的挑战之一。将 CO光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是环保且推动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当前效率受光谱吸收窄、载流子分离差、活性位点不足等限制。传统优化策略(如金属负载等)易引负面问题,外场耦合则需提供额外能量,而光致变色可低能耗调控材料性能,但相关研究较少。BaTiOBTO)的 CO还原活性欠佳,本研究提出创新性设计:结合光致变色效应与空位工程,构建 Z 型异质结。通过合成 BTO  Cl掺杂 BiOBrBCBI)的复合催化剂(BTO-BCBI)实现其具可逆光致变色性,在无牺牲剂条件下 CO 产率是BCBI  4.2 倍、BTO-BiOBrBTO-BB)的 9.7 倍。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效率提升源于以下几个原因:BTO  BCBI 界面抑制电荷复合;BTO-BCBI 光致变色效应增强;Cl掺杂增强光吸收及载流子传输;Ti³与氧空位XPSEPR 证实)起关键作用; Z 型异质结的构建。本研究为CO光催化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方法。





背景介绍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 CO浓度升高,亟需可持续减排技术,而光催化 CO还原(纯 H作为电子供体)是兼顾 “碳减排”  “能源转化” 的绿色路径。现如今很多催化剂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分离/传输效率差,活性位点不足,CO吸附与活化能力弱等问题。如今主流的改性方法是贵金属负载掺杂等,而这些方法易引入荷复合中心,阻塞活性位点;新兴的方法是与电场、磁场等进行耦合,这个方法外能量,导致其实用性会受限。





本文亮点




光致变色效应与空位工程结合:光诱导结构转变,动态调控电子密度与还原电势,提升光吸收与载流子生成;BTO 中的 Ti³与氧空位提供活性位点,促进 CO吸附与电荷分离;


型异质结:保留强还原能力的电子与强氧化能力的空穴,避免 II 型异质结氧化还原能力削弱问题,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空间上进行分离。





图文解析




材料的基本表征




1




1 BTO-BCBI样品的形貌表征:a)代表性SEM图像,b) BTO-BCBI异质结构元素分布映射,c,d)代表性TEM图像,e) HR-TEM图像,f) BTOh) BCBIHR-TEM图像的晶格以及BTO-BCBI材料中g) BTOi) BCBI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图像。


SEM 表征显示样品形貌差异显著,BCBI纳米片嵌入BTO多面体结构。EDS 元素分析、TEM HRTEM进一步证实结构复合成功:BiBrClIOTiBa 元素分布均匀,纳米片与多面体间存在大量界面接触,BB  BCBI 纳米片厚度小于 10 nm,且 HRTEM 观察到 BTO110)晶面(0.285 nm)与 BCBI110)晶面(0.277 nm)的清晰晶格条纹。





2




2 a)各样品的XRD谱图;BBBCBIBTO-BBBTO-BCBIb) Bi4fc) Br 3d的高分辨率XPS光谱;BCBIBTO-BCBId) Cl 2pe) I 3d的高分辨率XPS光谱;f) BTOBTO-BBBTO-BCBIBa 3d高分辨率XPS光谱。


2:纯 BTO 衍射峰匹配立方相标准卡片(JCPDS No.31-0174),纯 BB  BCBI 则对应四方相(JCPDS No.09-0393),且 BCBI  XRD 峰较 BB 有小幅度红移。XPS 分析显示:BTO-BBBTO-BCBI Bi 4fBr 3d BTO-BCBI  Cl 2p 的结合较纯 BBBCBI 负移,说明 Bi 价态降低、电子富集,BTO-BBBTO-BCBI Ba 3d 结合能较纯 BTO 正移,证实 BTO  BB/BCBI界面形成内建电场。


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评价:




3




3 a)所有样品反应6 hCO2光还原为CO的产率,b)不同条件下BTO-BCBI的对照试验,c) BTO-BCBI的循环性实验,d)不同循环下其CO选择性。


BTO-BCBI CO 产率是 BCBI  4.2 倍、BTO-BB  9.7 倍,CO 选择性约 94%,在同类催化剂中效率更优。对照实验证实 COCH碳源为 CO,且催化剂能保持5个循环性能的测试。





4




4 a) PL发射光谱,b)时间分辨PL光谱,BTO-BCBI的原位KPFM电位图像c)黑暗和e)光照下,d,f)它们对应的线对应的表面曲线。


通过一系列表征证明了BTO-BCBI催化剂增强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


催化性能增强的原因探讨:




5




5 a) O 1s XPS谱图, b) Ti 2p XPS谱图, c) EPR谱图, BTO, BTO-BBBTO-BCBId) DRS及其对应的e) Tauc方程,f)瞬态光电流响应 (虚线是静息状态样品,实线是活跃状态样品)


为探究复合物催化活性提升原因,XPS  EPR 分析显示:BTOBTO-BBBTO-BCBI含氧空位(O 1s 吸附氧峰)与大量 Ti³Ti 2p 特征峰),EPR 检测到对应信号(g=2.003 等),BBBCBI 无此信号。光照下,BTO-BCBI BTO-BB 可见光吸收增强(活性态),干燥后恢复,BTO 无此现象,证明 BBBCBI 具光致变色效应,且需紫外光与 H共同引发,不改变晶体结构。BTO-BCBI禁带宽度从静止态 3.05 eV 降至活性态 2.88 eV,增强光吸收。BCBI 光电流高于 BBCl掺杂利电子传输),BTO-BCBI光电流高于 BTO-BB,活性态样品光电流更高。原位表征与对照实验证实,光致变色与空位工程协同提升 CO还原效率,氧空位、Ti³参与反应。


二氧化碳还原机理:




6




6 a)样品的DRS b) BTOBBBCBITauc图,c) BTOBBBCBI在不同频率下的Mott-Schottky图,f-h) BTOBBBCBIUPS谱,i) BTO-BCBI在光下的原位红外谱图,j) CO2还原成CO的吸收能图,k)l) BTO-BCBI复合材料的机理探究。


能带结构是 CO还原效率的关键。DRS 显示,BTOBBBTO-BB 主要吸收 420 nm 以下紫外光,BCBI 杂原子掺杂吸光范围拓宽,BTO-BCBI吸光范围宽于 BTO-BBTauc 图得三者禁带宽度分别为 3.253.02.50 eVMott-Schottky证实BTOBBBCBI 的平带电位分别为 - 0.72-1.48-1.30 V vs Ag/AgCl);UPS 测算得 BTO  CB 电位(0.49 V vs NHE)低于 COCO 所需电位(-0.51 V vs NHE),无法还原 CO,而 BBBCBI  CB 电位足够。DMPO 捕获到OH O₂⁻,实验显示 e贡献最大;原位 DRIFT 观察到 HCO²*CO₂⁻*COOH(关键中间体)、CO 等,DFT 显示BTO-BCBI COOH 吸附更稳定。XPSUPS 等证实BTO-BCBI  Z 型异质结(非 II 型),光致变色改变能带增强吸收,与空位协同提升 CO还原活性。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构建BTO-BCBI Z 型异质结,协同光致变色与空位工程,实现无牺牲剂下 CO高效还。型结构保留强氧化还原电位,光致变色与空位提升光吸收及载流子分离。此工作为光催化 CO还原提供 “光致变色 + 空位” 协同策略,未来可拓展至其他反应,优化之后以进一步提升催化效率。





致谢




该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序能量转换基础科学中心项目(52488201)资助。




有机定制合成网 » 南航宣益民教授AFM:光致变色效应协同空位工程提升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cache
Processed in 0.01298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