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英锋团队最新Angew:锂离子特异性识别与提取
第一作者:王瑞革通讯作者:韩英锋,张海宁通讯单位:西北大学论文DOI:10.1002/anie.202513692全文速览“诱导契合”机制在生物识别中占据核心地位,并已启发人工仿生系统的开发,但现有研 ...
第一作者:王瑞革通讯作者:韩英锋,张海宁通讯单位:西北大学论文DOI:10.1002/anie.202513692全文速览“诱导契合”机制在生物识别中占据核心地位,并已启发人工仿生系统的开发,但现有研 ...
分享一篇发表在Angew上的文章,标题为“Fragment-Based Drug Discovery of Novel High-affinity, Selective, and Anti-infla ...
在全球锂资源需求激增和盐湖提锂技术瓶颈凸显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的离子分离膜成为解决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难题的关键。传统聚酰胺纳滤膜长期受制于“渗透性-选择性”权衡效应,且在超高盐环境下性能急剧下降。针 ...
第一作者:张子祺通讯作者:施展通讯单位: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论文DOI:10.1002/anie.202515485全文速览该研究通过借助共价有机框架提供的空间限域与层间作用力平衡 ...
铁碳化物催化剂,尤其是Fe7C3相,在将二氧化碳高效加氢转化为烯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在反应条件下稳定该相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2025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 ...
基于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ultiple 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简称MR-TADF)机理的有机发光材料具有接近100 ...
第一作者:朱正航通讯作者:吴忠标、翁小乐通讯单位:浙江大学论文DOI:10.1021/acscatal.5c02712全文速览周期温度操作(PTO)是一种先进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通过整合新型材料和微反 ...
推荐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其标题为“Mitochondria protect against an intracellular pathogen by restricting access ...
研究概述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氢能正逐渐成为绿色交通的重要支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凭借高效率、零排放等优势,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乘用车应用,PEMFC的应 ...
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型的可持续清洁能源以应对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的挑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且资源丰富的能源载体,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光催化水分解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供了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