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16/S1872-2067(25)64736-X
近日,《催化学报》在线发表了山东科技大学冯超教授、林燕副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潘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张润铎教授等在环境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该工作报道了通过缺陷诱导效应构筑高分散Pt/Co3O4界面,开发具有优异低温催化丙烷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论文第一作者为:冯超,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林燕副教授、潘原教授和张润铎教授。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是常见的化工大气污染物,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短链烷烃,是环境污染物臭氧的主要前驱体。催化氧化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VOCs消除技术,技术核心在于催化剂的设计。贵金属Pt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VOCs氧化活性,但是高昂的价格、资源的稀缺以及颗粒易团聚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Co3O4,具有丰富的活性中心、易于构造缺陷的尖晶石结构和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因此,如何提高Pt在Co3O4表面的分散度,调节Pt和Co3O4的界面作用,深入探究Pt-Co3O4双活性组分体系与催化VOCs氧化活性的构效关联和催化机制,对于突破VOCs低温催化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通过在Co3O4表面构筑缺陷,利用缺陷诱导效应提升Pt物种在表面的分散度,开发具有优异低温催化丙烷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0.6Pt/VO-Co3O4)。并揭示了Pt和Co3O4在丙烷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构效关联和协同机制,为设计和合成高效双活性组分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图1. 0.6Pt/VO-Co3O4和0.6Pt/Co3O4催化剂Co和Pt元素的同步辐射表征结果图。
要点:
首先对Co3O4进行缺陷工程预处理,并通过还原-锚定策略制备了Pt/VO-Co3O4催化剂,由于Co3O4表面缺陷对Pt的缺陷诱导效应,Pt在VO-Co3O4表面高度分散。X射线衍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Pt/VO-Co3O4催化剂中的Pt进入Co3O4表面晶格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小尺寸Pt颗粒结构。

图2. 0.6Pt/VO-Co3O4和0.6Pt/Co3O4催化剂的EPR,Raman,XPS,H2-TPR,ESR和O2-TPD表征结果图。
要点:
X射线吸收谱和H2程序升温还原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0.6Pt/Co3O4,0.6Pt/VO-Co3O4中存在更强的Pt和Co3O4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呈现出更低的价态,从而增强了低温下的还原性能。电子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拉曼光谱和O2程序升温氧化测试结果则证实了0.6Pt/VO-Co3O4表面缺陷锚定Pt重构后,表面Pt-O键和Co-O键的差异大大增强了表面晶格氧的活性,更容易生成活性氧物种,有利于催化剂表面丙烷的氧化活性的提升。

图3. 0.6Pt/VO-Co3O4和0.6Pt/Co3O4催化剂的丙烷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图。
要点:
当Pt负载量为0.6 wt%时,Pt/VO-Co3O4表现出极好的低温催化丙烷活性。0.6Pt/VO-Co3O4在160℃下催化丙烷完全氧化的反应速率为32.2×10-5 mol·gcat-1·s-1,是0.6Pt/Co3O4(17.6×10-5 mol·gcat-1·s-1)的两倍,Co3O4(6.7×10-5 mol·gcat-1·s-1)的四倍。并且0.6Pt/VO-Co3O4表现出极好的抗水性和高温稳定性、循环稳定性。

图4. Co3O4, VO-Co3O4, 0.6Pt/VO-Co3O4和0.6Pt/Co3O4催化剂的反应速率-丙烷/空气分压关系图。
要点:
通过控制丙烷和氧气的分压,测定了不同催化剂的速率表达式,相较于丙烷,反应中氧气的活化更为重要。
原位红外表征结果表明,表面缺陷的存在了略微增强了低温下丙烷脱氢过程,促进了酮基和酯基物种的生成。而Pt的负载极大的增强了生成活性氧物种深度活化酯基断裂能力。结合DFT计算,我们提出了Pt/VO-Co3O4表面缺陷对丙烷催化完全氧化的增强机制,表面缺陷的存在大大增强了Pt/VO-Co3O4对丙烷的吸附性能。Pt在表面的高分散使Pt呈现出接近Co3O4中Co的配位状态,较Pt/Co3O4表面的PtO2具有更多的电子,表现出更强的氧气解离能和更低的丙烷氧化解离能垒,从而增强了低温催化丙烷完全氧化活性。
表面缺陷的缺陷-诱导效应有利于增强贵金属组分在表面的分散性,有利于小尺寸活性组分的生成。
小尺寸活性组分进入缺陷中,形成的晶格畸变有利于增强表面对氧气的活化,从而增强丙烷完全氧化活性。
缺陷-诱导效应有利于增强Pt与Co3O4之间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从而具有更强的协同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