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脱羧交叉偶联:Angew. Chem. Int. Ed. | 利用高效脱羧交叉偶联法研究分子掺杂寡聚噻吩的整体电荷转移规律

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1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transform: translate3d(-10px, 0px, 0px); justify-content: center;">

引言



基于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光电材料以其稳定性好、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传感探测等领域,而当其作为有机半导体时,电掺杂是调整其电导率和电子结构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常用方法。受批次差异的影响,聚噻吩电化学掺杂的重现性较差,相比之下,具有特定链长的寡聚噻吩则具有均匀的尺寸分布和重复性好等优势。然而,典型的聚(3-己基噻吩)(P3HT)与p型分子掺杂剂2,3,5,6-四氟-7,7,8,8-四氰基二甲烷(F4TCNQ)之间发生整体电荷转移,而寡聚噻吩在掺杂F4TCNQ后只会发生部分电荷转移。基于这些问题,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的Ingo Salzmann和Pat Forgione教授利用脱羧交叉偶联这一新颖、高效的绿色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线性寡聚噻吩,并系统地研究了其掺杂F4TCNQ后薄膜中的电荷转移行为,此工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标题为Approaching the Integer-Charge Transfer Regime in Molecularly Doped Oligothiophenes by Efficient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成果简介

      首先,作者对脱羧交叉偶联合成线性寡聚噻吩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市售的1a和2为原料,通过改变催化剂及配体、溶剂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将产率从31%提高到了85%。该条件在提高产率的同时避免了碱性物质碳酸铯的使用;此外,该反应的副产物是水溶的溴化钾和二氧化碳气体,提纯操作得到明显简化

表1.脱羧交叉偶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随后,作者又将该条件应用于其他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中,研究发现该方法似乎不适用于区域不规则寡聚噻吩的制备。此外,对于富电子的噻吩衍生物,如3,4-乙烯二氧噻吩(EDOT),脱羧交叉偶联并不能很好的提高这类反应的产率。当利用高效脱羧的方法合成共轭线性寡聚噻吩时,此类方法为反应提供了更大的化学选择性,避免了自偶联副产物的产生,相比于经常得到自偶联副产物的Stille反应,高效脱羧方法的纯化更加简单

图1. 利用脱羧交叉偶联方法制备 (a) 其他噻吩衍生物;(b) 对称线性寡聚噻吩


      如图2所示,作者通过环境因子(E因子)和原子经济指标(Angew. Chem. Int. Ed199534, 259-281, Green Chem20024, 521-527),对几类不同的偶联方法进行了评估。其中E因子是衡量每个反应产生的废料的指标,经计算得脱羧交叉偶联的参数为4.1,远小于Suzuki(9.0)和Stille(5.1)交叉偶联反应。原子经济指标反映的是合成的转化效率,脱羧交叉偶联的转化效率(55%)高于相应的Suzuki(49%)和Stille(44%)交叉偶联反应。此外,脱羧交叉偶联的反应时间(8 mins)要远远短于Suzuki(48 h)和Stille(16 h)交叉偶联反应,这无疑极大提高了合成效率。

图2. 对不同合成策略绿色化学指标的比较


      从4b、8、9和10的吸收光谱(图3a)可以看出:S0S1基态跃迁的能垒随噻吩重复单元n的增大而减小;当n→∞时,推导寡聚噻吩的光学带隙为1.89 eV,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被认为是P3HT的光学带隙。为了研究该系列寡聚噻吩对分子掺杂的响应,作者以1:10的比例加入了p型分子掺杂剂F4TCNQ(F4),从图3a的吸收光谱可以看出,寡聚噻吩4b(n=4)、8(n=6)、9(n=8)呈现出非常相似的吸收光谱,随着共轭长度的增加,寡聚噻吩与掺杂剂之间形成的基态电荷转移配合物(CPXs)的吸收红移。当n增加到10时,吸收光谱中出现了与发生整体电荷转移的P3HT相似的两个吸收峰(图3a 虚线处),作者认为寡聚噻吩10中发生了整体电荷转移。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图3b)可以看出,在寡聚噻吩10与掺杂剂F4的混合膜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荷电状态,一种是部分荷电状态(电荷转移程度δ < 1.0),这是共轭长度较短的寡聚噻吩(4b、8、9)所特有的,另一种是P3HT中δ=1.0的状态。根据以上数据,作者认为噻吩寡聚物与常用分子掺杂剂F4进行整数电荷转移的临界长度不超过10个噻吩单元。因此,对于链更长的寡聚噻吩,掺杂效率有望接近P3HT,同时可以保留寡聚噻吩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图3.  (a) 上:寡聚噻吩4b、8、9、10薄膜的UV/Vis/NIR 吸收光谱,下:以1:10的比例掺杂F4后的薄膜吸收光谱;(b) F4掺杂寡聚噻吩4b、8、9和10后的C≡N振动区域的FTIR数据

小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交叉偶联方法,与Suzuki和Stille交叉偶联相比,该方法具有更佳的环境友好性和原子经济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合成了长度为10个噻吩单元的线性寡聚噻吩,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确定噻吩寡聚物与常用分子掺杂剂F4进行整数电荷转移的临界长度不超过10个噻吩单元,为寡聚噻吩在有机电子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者:袁熙越 ; 校稿:王志强

J. Liu, H. Hase, et al. Angew. Chem. Int. Ed2020, 59, 7146-7153

Link: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1914458


有机定制合成网 » 脱羧交叉偶联:Angew. Chem. Int. Ed. | 利用高效脱羧交叉偶联法研究分子掺杂寡聚噻吩的整体电荷转移规律

相关推荐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cache
Processed in 0.01214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