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还原为胺传统上用四氢铝锂或硼烷还原.由于四氢铝锂是强还原剂, 不但试剂本身具有危险性, 由于反应条件强烈, 还原反应往往缺乏化学选择性. 而硼烷尽管温和, 有时可达到好的化学选择性, 但用作还原剂的甲硼烷和乙硼烷在常温下为气体, 需用价格不菲的硼烷-四氢呋喃或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 且硼烷易与产物形成胺络合物, 增加了分离纯化的难度. 因而二步法遂成为把酰胺还原为胺的常用方法. 2008年,来自加拿大的Charette团队报道了酰胺三氟甲磺酸酐活化还原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好,是四氢铝锂等方法难以比拟的(图1)。
图1:还原策略。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然而对于大位阻的酰胺,还原效果不是很好(图2)。
图2:底物普适性。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该反应体系在官能化的酰胺还原中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对四氢铝锂等敏感的基团等能得以很好的保留(图3)。
图3:官能化酰胺底物普适性。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参考文献:J. Am. Chem. Soc., 2008, 130 (1), pp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