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PNAS | 基于邻近激活的DNA编码扫描测序技术用于膜蛋白纳米结构的大规模解析

分享一篇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文章题目为“Proximity-activated DNA scanning encoded sequencing for massive access to membrane proteins nanoscale organization”,本文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的赵永席教授和赵越副教授、吉林大学化学院的孙颖教授。前两位老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通量单分子与单细胞分析、核酸化学与生物学、功能纳米材料与分子探针和微流控芯片;孙老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化学传感分析、传感器界面组装与修饰、微生物检测。

1

膜蛋白在动态纳米环境中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精确的定位。传统的方法受限于有限的蛋白质种类和空间覆盖范围,阻碍了对膜蛋白的全面分析,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名为proximity-a ctivated DNA scanning encoded sequencing(PADSE-seq)的方法,可以用于膜蛋白分布的大规模分析。


2


该方法的原理如下:固定在靶位点(T0)上的DNA扫描探针(SP)初始处于封闭状态,需由切刻内切酶激活。激活后,SP能识别并依次激活其可接触范围内的相邻位点(P1、P2、P3……Pn)上的DNA条形码探针(BP)。由于切刻内切酶仅切割一条DNA链,SP可经历多轮“杂交—切割—释放”循环,从而逐步激活所有邻近的BP。被激活的BP与带有不同分子ID的模板探针(TP)结合,触发聚合酶延伸并生成切刻内切酶识别位点,继而触发SDA反应,释放出同时含有蛋白ID和分子ID的编码产物。最终通过PCR和NGS对这些产物进行分析,从而获取膜蛋白的空间分布信息。

3

为了验证该设想的可行性,作者先证明了使用切刻内切酶在溶液中连续激活BP的可行性,他们设计合成了用不同荧光团标记的探针SPsol、BPsol-Cy3和TPsol-Cy5,用PAGE分析每一步反应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每一步的产物均符合预期。之后作者使用序列长度或者序列作为条形码来区分不同类型的BP,证明了PADSE-seq可以识别和激活BP并产生相应扩增产物。


4


作者设计了两种DNA折纸结构(SD1和SD2),用于模拟细胞膜蛋白在纳米尺度上的空间分布差异。每个BPori探针包含两个部分:用于标识蛋白种类的条形码序列(蛋白质ID)以及一个30碱基的随机序列(分子ID),后者用于追踪和统计测序中每个分子的来源。在中心位点固定的SPori激活下,BPori探针通过SDA反应将蛋白质ID与分子ID连接,并经PCR扩增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发现:在SD1中,三种蛋白质ID对应的条形码在测序结果中均有显著出现;在SD2中,原位于第一圈的探针被另一种具有相同蛋白ID的探针替代后,ID2的条形码显著减少,而ID1的条形码比例上升。进一步对前6个碱基(即蛋白质ID)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出与探针空间分布相一致的条形码比例变化。结果表明,测序信号与探针的空间位置高度相关,验证了该方法在解析复杂膜蛋白邻近关系方面的可行性。


5


之后,作为概念验证,作者使用PADSE-seq绘制了乳腺癌细胞系中HER2附近实际中蛋白质的分布,证明了它在纳米尺度上分析膜蛋白分布的能力。


6


总而言之,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名为PADSE-seq的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膜蛋白在空间中的分布。


本文作者:LZ

责任编辑:MB

DOI:10.1073/pnas.2425000122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425000122



有机定制合成网 » PNAS | 基于邻近激活的DNA编码扫描测序技术用于膜蛋白纳米结构的大规模解析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no cache
Processed in 0.56604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