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Cu)基钙钛矿氧化物在二氧化碳电还原(CO2RR)方面具有显著潜力,但由于Cu位点固有的对称电荷分布阻碍了不对称的C-C偶联,导致其在C2+选择性方面存在不足。
2025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朱佳伟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题为《Asymmetric, Corner-Sharing CuO5 and CuO6 Motifs in Cu-Based Metallic Perovskite Oxides Boosting Asymmetric C-C Coupling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C2+》的研究论文,Yu Zhang、Hongyan Zhao、Junjie Zhu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朱佳伟为论文通讯作者。

在本文中,作者报道了一种独特的铜基金属钙钛矿氧化物,其具有不对称的、共角共享的 CuO5和 CuO6结构单元,能够促进不对称的C-C偶联,从而实现高效的二氧化碳到 C2+的转化。以 La0.8Ba0.2CuO3-δ 作为概念验证催化剂,其有序的、共角共享的 CuO5四面体和 CuO6八面体表现出局部电荷密度的重新分布,形成了大量具有不同电子结构的不对称Cu-Cu双位点,并且增强了Cu-O共价性。
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中,La0.8Ba0.2CuO3-δ大幅促进了 C2+的形成,同时几乎不产生甲烷,其 C2+与甲烷的法拉第效率比值高达 180。此外,La0.8Ba0.2CuO3-δ在 400 mA cm-2 时实现了 85.0%的优异 C2+法拉第效率,并且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优于先前报道的Cu基钙钛矿催化剂。
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将这种卓越性能主要归因于以下因素:不对称的 CuO5-CuO6 位点促进了不同的 *CO 吸附 / 氢化,从而有利于不对称的 *CO-*CHO 偶联;增强的Cu-O共价性稳定了铜位点。将这种策略扩展到另外两对铜基钙钛矿氧化物中,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功结果。

图1:La0.8Ba0.2CuO3-δ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图1a:La0.8Ba0.2CuO3-δ的X射线衍射(XRD)数据的精修图,确认其纯四方氧缺陷钙钛矿相。图1b:La0.8Ba0.2CuO3-δ的晶体结构,展示了不对称的、共角的CuO5金字塔和CuO6八面体。La、Ba、Cu和O分别用浅蓝色、绿色、蓝色和红色点表示。图1c:La0.8Ba0.2CuO3-δ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显示了清晰的晶体条纹,层间距约为0.226和0.326纳米,分别对应(131)和(1-11)晶面。图1d:图1c中标记区域的放大HRTEM图像。图1e:La0.8Ba0.2CuO3-δ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图案。图1f:La0.8Ba0.2CuO3-δ的能量色散X射线(EDX)映射,显示了La、Ba、Cu和O元素的存在及其均匀分布。

图2:La0.8Ba0.2CuO3-δ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图2a:La0.8Ba0.2CuO3-δ和CuO的Cu 2p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谱图,显示La0.8Ba0.2CuO3-δ的Cu 2p3/2峰相对于CuO向更高结合能移动了0.48 eV,表明La0.8Ba0.2CuO3-δ中Cu的价态大于+2。图2b:La0.8Ba0.2CuO3-δ、CuO和Cu箔的Cu 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图,La0.8Ba0.2CuO3-δ相对于CuO显示出正能量位移和增加的白线峰强度,确认了La0.8Ba0.2CuO3-δ中Cu物种的更高价态(> +2)。图2c:Cu K边XANES谱图的放大图。图2d:La0.8Ba0.2CuO3-δ的O 1s XPS谱图。图2e:La0.8Ba0.2CuO3-δ和CuO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图,La0.8Ba0.2CuO3-δ在g因子值为2.003处的显著信号证实了氧空位的存在。图2f:La0.8Ba0.2CuO3-δ中CuO5金字塔和CuO6八面体之间的电荷分布俯视图。Cu和O分别用蓝色和红色点表示,浅蓝色区域描绘了Cu和O位点之间的电子转移通道。图2g:计算得到的La0.8Ba0.2CuO3-δ中CuO5和CuO6基元的态密度(DOS)。图2h:La0.8Ba0.2CuO3-δ中CuO5/CuO6基元(左)和CuO(右)的Cu-O键共价性示意图。图2i:La0.8Ba0.2CuO3-δ和CuO在空气中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图,La0.8Ba0.2CuO3-δ显示出内在的金属态。图2j:La0.8Ba0.2CuO3-δ的和CuO的价带(VB)XPS谱图。图2k:VB-XPS谱图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放大图。

图3:La0.8Ba0.2CuO3-δ的理论计算研究。图3a:La0.8Ba0.2CuO3-δ(001)表面上CuO5-CuO6位点的CO到COCHO的自由能图。图3b:La0.8Ba0.2CuO3-δ(001)表面上CuO5CO-CuO6CO耦合的慢增长模拟的自由能曲线。图3c:La0.8Ba0.2CuO3-δ(001)表面上CuO5CO-CuO6CO到CuO5CO-CuO6CO的自由能图。图3d:La0.8Ba0.2CuO3-δ(001)表面上的单CO到CHO的自由能图。图3e:La0.8Ba0.2CuO3-δ(001)表面上两个相邻CuO5位点的CO到COCHO的自由能图。图3f:在不同电位下(从-0.2至-1.6 V),La0.8Ba0.2CuO3-δ的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图3g:提出了在CuO5-CuO6位点上发生的不对称C-C耦合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