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文章,文章标题“De novo design of light-responsiv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enables reversible formation of protein assemblies”。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西湖大学的曹龙兴研究员,其课题组主要从事蛋白质设计领域的研究。

光响应蛋白通过感知和响应环境光信号发挥其生物学功能。这种工作模式启发研究人员探索光响应蛋白质的设计路线,以实现对蛋白质功能的精确、可逆和非侵入性的控制。目前的光响应蛋白设计工作主要集中于优化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然而这一思路无法适应更广泛的光响应调控需求。对于从头设计方法而言,由于20种天然氨基酸通常是光惰性的,需要引入光敏发色团解决光响应性的问题。本文,作者将具有光响应能力的非天然氨基酸苯丙氨酸-4′-偶氮苯(AzoF)引入到设计流程中,通过结合非天然氨基酸插入技术,最终成功设计并验证了能够响应光信号、实现寡聚体可逆解离的蛋白质。

为了借助AzoF的光致构象变化调控蛋白质的解离状态,作者设计了如下流程。首先,生成包含65个残基的螺旋束作为蛋白骨架用于光响应性蛋白设计。其次,为了设计可以稳定结合反式AzoF的区域,作者一方面基于AzoF的疏水性质优化了蛋白表面残基的分布,另一方面采用对接的手段将AzoF小分子与蛋白质进行对接;后者得到一个AzoF的相互作用场,它描述了AzoF相对于该骨架不同位置的结合能,可以用于快速评估AzoF能否与周围残基形成有利互作。随后,通过蒙特卡洛对接方法,作者基于骨架优化了蛋白质互作以及AzoF的插入位置,最终组装形成更大的复合物。最后,通过序列设计,作者进一步优化互作界面,即有利于反式AzoF结合而不利于顺式AzoF结合。

利用这一策略,作者成功地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寡聚体。晶体结构与计算结构高度吻合,尺寸排阻色谱实验亦验证了其光致可逆组装的特性。作者后续还利用五聚体构建了可以响应光的水凝胶。340nm光照后五聚体解离,水凝胶交联程度降低,呈现液滴状;420nm光照后则恢复原有的状态。

总而言之,本文作者利用包含有光响应性偶氮苯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通过计算设计实现了蛋白复合物的可逆组装。
本文作者:ZF
责任编辑:MB
DOI:10.1038/s41557-025-01929-2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5-01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