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定制合成网

上海凯康镁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1009326 化合物定制询价
专注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

胡炳文&李超课题组:EPR技术揭示经典O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Li 3d氧化物正极中一致形成的“被圈禁”的分子O2

o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75em; box-sizing: border-box;">
▲第一作者:刘慧       

通讯作者:胡炳文&李超        
通讯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论文DOI:10.1016/j.ensm.2022.05.011              
 
01

全文速览


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首次阐明了典型的Li 3d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在O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中“被圈禁”的分子O2的形成。此外,利用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揭示了在分子O2的形成过程中Li局域环境的演变,证明O氧化还原的局部结构可逆性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阳离子无序的抑制。

02

背景介绍


通过O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获得额外容量的3d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正极。在典型的Li 3d氧化物正极中,在初始循环过程中O2-的氧化通常伴随着高电压的充电平台,之后是S形放电曲线。许多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类材料的体相晶格中O氧化还原的可逆性质。然而,对于充电材料体相中氧化态O的化学态的明确仍然存在不同的见解。

03

本文亮点


(1) 在Li 3d氧化物正极中,分子O2是充电态体相中氧化态O的主要化学态;
(2) 对于面外阳离子迁移的抑制不会阻止分子O2的形成;
(3) O氧化还原的局部结构可逆性取决于对阳离子无序性的抑制。

04

图文解析

 
▲图1:在6000-9000 G、50 K条件下采集的(a) Li1.2Ni0.2Mn0.6O2、(b) Li1.2Ni0.13Co0.13Mn0.54O2、(c) Li1.033Ni0.2Mn0.6O2和(d) Li1.2Ti0.4Mn0.4O2的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非原位EPR谱图。
 
图1a-b为循环的O3相Li1.2Ni0.2Mn0.6O2和Li1.2Ni0.13Co0.13Mn0.54O2在6000-9000 G区域内在50 K下测得的相应精细扫描的EPR光谱。充电到4.4 V时,没有观察到可识别的信号。然而,对于充电到4.8 V的电极,可以清晰地识别出一组共振信号,这些共振信号可以合理地归属为脱锂的LixNi0.2Mn0.6O2和LixNi0.13Co0.13Mn0.54O2的体相结构中“被圈禁”的分子O2。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显著的特征在4.5 V平台刚开始时并未出现。放电结束时,这些独有的信号特征变得无法辨认,这意味着分子O2发生了可逆的还原。当放电至中间放电态时,仍然可以观察到减弱的共振信号,这说明在整个放电过程中分子O2是逐步被还原的。在第二次充电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分子O2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其生成的可逆性。

O2堆叠结构中,TMO6和LiO6八面体之间是面共享,相较于O3堆叠的边共享有所不同。由于O2堆叠的TM-TM和Li-TM之间具有更强的静电斥力,从而能有效抑制O3堆叠结构中常见的不可逆面外TM迁移。为了验证O2-Li1.033Ni0.2Mn0.6O2在O氧化还原过程中是否有分子O2的形成,研究人员也在50 K下进行了同样的EPR测试,如图1c所示。出乎意料的是,O2-Li1.033Ni0.2Mn0.6O2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分子O2明显也是存在的,该结果意味着即使面外无序被抑制,O2堆叠也不能阻止分子O2的产生。据我们所知,这是关于O2型富锂氧化物正极中分子O2形成的首次证明,这也得益于EPR波谱的高灵敏度。此外,O2分子在半放电状态下仍然存在,在放电至2.0 V时消失。在第二次充电过程中,分子O2提前到3.9 V产生,这说明了在循环活化后,Li和TMs的重新排列会导致分子O2产生的难度降低。

阳离子无序盐岩相(DRX)材料是另一类重要的具有O氧化还原活性的氧化物正极,其中Li+在DRX材料中是通过一种称为“0-TM”的独特的扩散通道来进行灵活的迁移。此外,与有序氧化物不同,DRX材料中固有的无序意味着在(脱)嵌锂过程中,不存在长程结构有序性的破坏,这可以降低形成缺陷的障碍,从而减轻伴随O氧化还原的共价键重排。图1d显示了50 K下DRX-Li1.2Ti0.4Mn0.4O2在6000-9000 G范围内的精细扫描EPR谱。同样地,“被圈禁”的分子O2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形成,随后在整个放电过程中不断减少,表明体相内“被圈禁”的分子O2也可能是DRX材料中被氧化的O种类。在第二次充电过程中,O2的特征强度大幅度降低,表明活化后O参与氧化还原的程度降低。

由于热力学能量的损失,充电时产生的分子O2在放电时难以被还原,因此所研究的四种典型Li 3d氧化物正极都存在较大的电压滞后。
 
▲图2:首圈充放电过程中不同充放电状态下(a) Li1.2Ni0.2Mn0.6O2、(b) Li1.2Ni0.13Co0.13Mn0.54O2、(c) Li1.033Ni0.2Mn0.6O2和(d) Li1.2Ti0.4Mn0.4O2电极的7Li pj-MATPASS NMR谱。
 
为了探究伴随“被圈禁”的分子O2的形成Li周围局部环境的演变,研究人员通过pj-MATPASS脉冲序列进行了7Li MAS NMR实验,如图2a-d所示。值得注意的是,0 ppm的信号是来自固态合成{attr}3120{/attr}或从电解液中分解的抗磁性杂质(如LiOH和Li2CO3)的信号。原始O3结构的Li1.2Ni0.2Mn0.6O2/Li1.2Ni0.13Co0.13Mn0.54O2和O2结构的Li1.033Ni0.2Mn0.6O2的光谱中出现了尖锐的共振峰,表明Li占据高度有序的位点。充电到4.8 V时,LiTM(TM层中的Li)峰值的强度显著降低,表明TM层中的Li+脱出。此外,LiLi(Li层中的Li)共振的区域比原始材料的共振更宽,这与伴随O2形成的平面内TM迁移以及剩余Li离子周围的无序相一致。虽然Li在完全放电状态下回到结构后,结构有序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三个正极的LiTM和LiLi的共振仍比原始态更宽。这表明Li1.2Ni0.2Mn0.6O2、Li1.2Ni0.13Co0.13Mn0.54O2和Li1.033Ni0.2Mn0.6O2中Li位点的无序程度更高,意味着分子O2形成所引发的面内TM迁移是不可逆的。值得注意的是,在O2结构的Li1.033Ni0.2Mn0.6O2中,Li和TMs重排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四面体LiLi(Litet)环境(临近充电时形成的Li空位),与之前的文献报道一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对这些层状Li 3d氧化正极来讲,必须控制“被圈禁”分子O2的形成,以减轻O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共价键重排,并保证Li和TMs局部结构的可逆性演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DRX结构的Li1.2Ti0.4Mn0.4O2在形成“被圈禁”的分子O2后并没有发生类似的Li位点无序排列,这是由于长程结构有序性没有被破坏,如图2d所示。因此,可以预期DRX结构在促进O氧化还原方面优于层状结构,特别是在产生“被圈禁”分子O2的情况下。
  
▲图3典型O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Li 3d氧化物正极中“被圈禁”分子O2生成机理示意图,图a为层状结构,图b为阳离子无序岩盐结构。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人员通过先进的EPR技术,证明了在典型的O氧化还原活性Li 3d氧化物正极中,体相内“被圈禁”的分子O2为主要氧化的O物种,包括O3- Li1.2Ni0.2Mn0.6O2/Li1.2Ni0.13Co0.13Mn0.54O2、O2- Li1.033Ni0.2Mn0.6O2、DRX-Li1.2Ti0.4Mn0.4O2(如图3所示)。降低TM的面外迁移并不能抑制O2分子的形成,进一步说明了控制面内无序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完全抑制分子O2的生成,必须同时抑制面外和面内阳离子迁移。此外,O氧化还原过程中局部结构的可逆性取决于对阳离子无序的抑制,而不是特定氧化的O物种的形成。科学上而言,该研究对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正极材料产生的氧化态O的化学态提供了统一认知,也可以为今后改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正极循环稳定性提供指导。技术上而言,该研究表明EPR波谱在检测材料体相内“被圈禁”的痕量分子O2方面具有高灵敏度,也可应用于除电池外涉及分子O2的研究领域。

06

参考文献


Hui Liu, Chao Li*, Chong Zhao, Wei Tong, Bingwen Hu*, Coincident formation of trapped molecular O2 in oxygen-redox-active archetypical Li 3d oxide cathodes unveiled by EPR spectroscop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50 (2022) 55–62.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05829722002471?via%3Dihub


有机定制合成网 » 胡炳文&李超课题组:EPR技术揭示经典O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Li 3d氧化物正极中一致形成的“被圈禁”的分子O2

相关推荐

咨询化合物定制合成与纳米材料 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咨询定制合成 购买化合物产品
在线营销
live chat
no cache
Processed in 0.59989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