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Shuchao Sunong>
通讯作者:Liang Zhen,Bo Song,Chengyan Xu
通讯单位: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内容:
作者报道了锚定在碳纳米片上的WC负载的RuO2 NPs(RuO2-WC NPs),其具有较低的Ru负载量(4.11 wt.%)。催化剂-载体相互显著作用促进了Ru的析氧反应活性,10 mA cm-2处的过电位仅为347 mV,质量活性为1430 A gRu-1,质量活性是商业RuO2(176 A gRu-1)的八倍。理论计算表明,RuO2和WC载体之间强烈的催化剂-载体相互作用可以优化Ru位周围的电子结构,降低反应势垒。考虑到同样优异的制氢催化能力,由双功能RuO2-WC NPs构成的稳定性良好的酸性OWS电解槽只需要1.66 V的电池电压就可以提供10 mA cm-2的电流。独特的0D/2D纳米结构将WC载体与贵金属氧化物合理地结合起来,为酸性OWS应用提供了一种在高催化活性和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的良好策略。
要点一:
通过简单的盐模板法制备出RuO2-WC NPs,实现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10 mA cm-2处的过电位仅为347 mV,其质量活性(1430 A gRu-1)是商业RuO2的八倍。将其作为酸性介质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10 mA cm-2 下1.66 V的电池电压和长期的稳定性。
要点二:
DFT计算表明催化剂-载体相互作用可以优化OER过程中Ru对OER中间物种的吸附能,从而降低反应的势垒,增强催化活性;还可以持续提供电子,防止Ru在酸性介质中因过度氧化而造成的腐蚀和溶解。
要点三:
DFT计算表明Au团簇和ULDHs界面处的活性位点通过界面DOOC促进了一种新的OER机制,从而实现了出色的催化性能。
示意图:DFT计算得出的 RuO2-WC 界面的优化结构
图1:(a)RuO2-WC NPs合成示意图;(b,c)RuO2-WC的SEM;(d)RuO2-WC的TEM;(e)RuO2-WC的SADE图;(f)RuO2-WC NPs的HRTEM,RuO2用红色圆圈圈出,插图为相应的FFT模式;(g)在f中所选区域的HRTEM,红色虚线表示 WC(黄色区域)和 RuO2(红色区域)之间的界面;(h)RuO2-WC NPs的TEM 元素mapping。
图2: (a)XRD;(b-d)W 4f、Ru 3d & C 1s 和 Ru 3p XPS。
图3: (a)RuO2-WC NPs及对比样的LSV;(b)在 1.55V(vs RHE)下,不同 Ru 负载量的RuO2-WC NPs与商业RuO2的质量活性;(c)RuO2-WC的过电位及质量活性与文献报道对比;(d)RuO2-WC NPs及对比样的Tafel斜率图;(e)EIS及拟合电路图;(f)ECSA;(g) 在 10 mA cm-2 和 1.55 V (vs RHE)下,RuO2-WC NPs的长期计时电位曲线和计时电流曲线;(h)稳定性测试中RuO2-WC NPs的Ru W 溶解速率。
图4: (a) 具有相应优化结构的四电子反应途径。(b) 零电位 (U = 0)、平衡电位 (U = 1.23 V) 和高电位 (U = 1.91 V,RuO2-WC NPs上的每一步都是下坡反应) 下的自由能图谱。
图5: (a) HER LSV 曲线和 (b) 相应的 Tafel 斜率图。(c) 在 0.5 M H2SO4 中,Pt/C/NF||RuO2/NF、RuO2-WCNPs/CP||RuO2-WC NPs/CP 和 CP||CP使用双电极电解槽的 OWS 性能。(d) 在 10 mAcm-2 下,RuO2-WC NPs的酸性 OWS 长期计时电位稳定性测试。
参考文献
Sun, S., Jiang, H., Chen, Z., Chen, Q., Ma, M., Zhen, L., Song, B. and Xu, C. (2022), Bifunctional WC-Supported RuO2 Nanoparticles for Robust Water Splitting in Acidic Media. Angew. Chem. Int. Ed..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