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黄德光课题组在室温、空气条件下,通过无溶剂研磨的方法合成出一系列氮杂环鎓盐化合物。合成的氮杂环鎓盐可以进一步转化为2-醛基吡咯、吲哚嗪以及1,4-二氢吡啶等类型化合物。
on>氮杂环鎓盐是一类特殊的{attr}2180{/attr}。由于其分子中氮杂环的结构呈现正电性,所以更容易受到亲核试剂或自由基的进攻而发生一些有意思的反应,如开环、官能团迁移等。所以,作为一类活泼的反应物或中间体,氮杂环鎓盐的合成及其反应活性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绿色的合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降低溶剂的使用、提高原子经济性、提高反应效率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黄德光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简便合成氮杂环鎓盐的方法。该方法将吡啶类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和单质碘在室温和空气气氛条件下混合,无溶剂研磨5-10分钟,经过简单洗涤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氮杂环鎓盐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发现,生成的吡啶鎓盐化合物可以通过缩环反应转化为2-醛基吡咯类化合物,该产物可进一步转化为哒嗪并吡咯化合物,与哒嗪并吡咯药物分子相接轨。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分子内成环反应,从吡啶鎓盐直接合成得到具有荧光光学性质的吲哚嗪类化合物,或通过4号位C-C键偶联反应,合成得到大共轭的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除此之外,该文章还通过机理探索实验,验证了吡啶鎓盐的生成、以及吡啶缩环反应的反应过程。 论文信息 Solvent-Free Strategy for Direct Access to Versatil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with Complete Atom Economy Weibin Fan, Yuan Zhang, Yinghua Li, Wei Zhang, Prof. Deguang Huang ChemSusChem DOI: 10.1002/cssc.202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