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 Au上的文章,标题为“SNAPpa: A Photoactivatable SNAP-tag for the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Protein Labeling”,通讯作者是来自德国柏林Leibniz-Forschungsinstitut für Molekulare Pharmakologie (FMP)研究所的Johannes Broichhagen和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Andrea Hupfeld,两者的研究兴趣均在于蛋白质的荧光标记。

SNAP-tag是最常用的蛋白质自标记标签之一。SNAP标签本身无荧光,但其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可以与荧光发色团衍生的O6-苄基鸟嘌呤(BG)发生共价反应,使蛋白质带上荧光信号,但尚无法实现有效的时空控制。作者计划采用光脱笼非天然氨基酸插入的策略,使SNAP-tag正常状态下被封闭,不能与BG反应,而能在光照下脱笼激活获得反应性,从而用光照对SNAP-tag标记进行时空控制,并将该技术命名为“SNAPpa”。

作者选择了经典的光脱笼非天然酪氨酸ONBY进行蛋白质设计。作者尝试用ONBY替换SNAP-tag的BG结合位点附近的Y69、Y114和Y158酪氨酸,成功体外表达纯化获得Y114和Y158变体后,作者对其脱笼前后与BG标记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对于大多数染料,ONBY的引入限制了SNAPpa与染料反应的能力,而Y114变体脱笼后与多数染料反应产生的荧光信号更强,并且其标记动力学也更高。
随后,作者将SNAPpa运用到活细胞的蛋白质荧光成像中。作者首先将SNAPpa与核定位序列融合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进行光激活的细胞核成像。结果中,只有光照区域的细胞核能产生荧光信号,表明作者成功实现时空控制的蛋白质自标记。在此基础上,作者将SNAPpa与Halotag7(HT7)以及跨膜结构域(TM)融合表达,使表达时HT7部分位于细胞膜内,而SNAPpa位于细胞膜外。分别用SNAPpa和HT7各自的底物反应后,作者成功实现用HT7监测蛋白表达,用SNAPpa的光脱笼实现时间控制的膜标记。随后作者用同样的原理实现了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GLP1R)的光脱笼成像。

总之,通过引入光脱笼氨基酸ONBK,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光激活的SNAP-tag变体,SNAPpa,实现了对蛋白质荧光标记的时空控制。
本文作者:ZCL
责任编辑:LZ
DOI:10.1021/jacsau.5c00603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au.5c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