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们通过改造的CBL,实现了环状胺类化合物的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α-C(sp3)-H键硼化反应,产物的最高ee值可达98% (图一),并实现了生物活性分子(+)-Calycotomine的对映选择性合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四氢异喹啉类底物的反应中,硼化反应专一性地发生在C1位,这与从文献已知的碳氢键活化方法形成互补。利用该方法,该团队也实现了一系列含有生物活性分子的环状胺类化合物的后期碳氢键硼化反应(图二)。
兰州化物所在环状胺的不对称碳氢键硼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海水电化学:开启绿色燃料与化学品合成新路径
- Science | 生成式深度学习模型模拟蛋白平衡态的构象系 ...
- J. Am. Chem. Soc. | 益生菌-药物偶联实现 ...
- Angew. Chem.:两性离子添加剂助力锂离子电池界面稳 ...
- 河北工业大学李春利/刘加朋ACS NANO:碘掺杂通过转化吸 ...
- Angew. Chem.:分离膜的Janus优越性
- 马丁/于吉红/刘晰 JACS: 聚烯烃高效加氢裂解的Pt-分 ...
- Cell | SPIDR 能够对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 ...
- Angew. Chem. Int. Ed. | 化学蛋白质组 ...
- 徐杨课题组Joule综述论文:从能量学与动力学出发,解读钾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