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可将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原生产高附加值燃料或化学品(如CO、CH4、CH3OH、C2H4、C2H5OH、n-C3H7OH等),有望缓解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在众多ECO2RR电催化剂中,氧化物衍生Cu(OD-Cu)凭借其低成本、合成简单以及对C2产物高选择性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沈少华教授课题组采用热氧化-电化学还原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表面分布有小于20 nm纳米颗粒(sub-20 nm NPs)的OD-Cu催化剂,揭示了表面吸附羟基(OHad)对OD-Cu上C2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决定性作用。
原位拉曼光谱监测到OD-Cu表面OHad随OD-Cu热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考虑到热氧化-电化学还原两步法在OD-Cu合成中引发的表面结构重构,OD-Cu表面的sub-20 nm NPs及之间的纳米间隙可以对OHad进行有效地空间限域,进而促使其吸附至OD-Cu表面。 原位光谱学研究和理论计算表明,表面OHad的增多会有利于具有弱C≡O键的低频*CO中间体吸附,并有助于增强OD-Cu表面*CO的结合强度,从而促进*CO的偶联反应生成*COCO,最终选择性生成C2产物;然而,表面过量的OHad会与*CO竞争反应活性位点,并在热力学上促进析氢竞争反应的发生,因此抑制OD-Cu上C2产物的选择性生成。因此,表面OHad在ECO2RR中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其良好的调控将有助于实现高选择性的C2产物生成,即通过表面密度适中的sub-20 nm NPs空间限制适量的OHad,同时利用高流速电解液促进OHad从OD-Cu表面向电解液的扩散,以避免过量OHad积累引起的对C2产物生成的抑制,从而获得流动池中−200 mA cm−2下具有~60%选择性的C2产物生成。 本文或将对揭示ECO2RR产物选择性决定因素和基本原理有所启发,并为具有高C2产物选择性的新型ECO2RR催化剂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信息 Surface Adsorbed Hydroxyl: A Double-Edged Sword in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over Oxide-Derived Copper Daixing Wei, Yiqing Wang, Prof. Chung-Li Dong, Ta Thi Thuy Nga, Yuchuan Shi, Jialin Wang, Xiaoli Zhao, Prof. Fan Dong, Prof. Shaohua Shen 文章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沈少华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魏代星。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06876